大聯盟全壘打的數量,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率增加中,這是證據確鑿的事實。截至七月九號(本文所有數據截至七月九號),今年大聯盟已經出現3300支全壘打,換算成場均數字,是1.26支。平均每場球可看到1.26支全壘打,不僅比上個賽季令大家驚訝的1.16支還要多,甚至比2000年禁藥年代高峰所締造的1.17支大聯盟史上單季紀錄,還要多出7.5%。如果按照目前的頻率打下去,大聯盟本季的全壘打數量,勢必會超越2000年史上最多的5693支,刷新紀錄,締造新猷。
全壘打的激增,專家注意到了,媒體寫成報導,球迷也開始討論起來。事實上,這股全壘打浪潮最早可以追溯到前年。2015年的明星賽賽後,聯盟的全壘打頻率就開始不明所以地快速攀升。
這種相當反常的短期趨勢,不禁令人想起大聯盟1987年神祕的「兔球」(rabbit-ball year)現象。當年場均全壘打數暴增至1.06支,為大聯盟史上首次單季場均全壘打數超越一支,整季共28人打至少30支全壘打。相較於隔年,場均全壘打數立刻降至0.76支,整季只剩下五人敲至少30轟的狀況,1987年真的十分反常。
那一年教練、球員、專家、媒體都在討論,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紅不讓滿天飛,竟然連巴格斯(Wade Boggs)這種安打型的選手,單季都能敲出24轟(隔年只剩五轟。排除該季,生涯單季最高全壘打數不超過11支)?儘管從來沒有有力的證據,指向某個原因,但許多人皆繪聲繪影地表示,肇因就是彈力變好、彈跳如兔的棒球。
當然,談到全壘打增量,大家更容易想到的是日本職棒2013年的換球事件,以及中華職棒近年來逐年增加的棒球恢復係數(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, COR),導致全壘打數字顯著提高的現象。這些都是近年來,棒球界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。
回到大聯盟自2015年季中以來的全壘打暴增,這詭異的情況吸引到了以數據分析為專長的美國棒球作家林柏格(Ben Lindbergh)的注意,過去兩年來,他一直在潛心鑽研各種可能的原因。今年六月中,他在運動網站《The Ringer》發表了一篇和數據專家立曲曼(Mitchel Lichtman)共筆的文章,似乎提供了廣大球迷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解釋:極可能就是球本身,造成大聯盟近年的全壘打激增。
林柏格在文章中寫道,他在過去這段時間,已經藉由各種研究,排除其他幾乎所有的可能原因,包含氣溫、好球帶變化、最佳化的棒次安排、優質年輕長打打者的浪潮、頂尖投手投球局數減少、打者習慣更快的球速、更先進的禁藥、投手的球速變快、投手投愈來愈多高球等等。
此外,大家本季討論很多的打者擊球仰角提高、喜歡多打高飛球反制防守佈陣等現象,原本看似是全壘打增加的合理原因,但林柏格認為,打者的變化大多是漸進式的,更別提一整群打者的打擊風潮,通常得花更長的時間。大聯盟的全壘打頻率大幅上調,發生在2015年明星賽前後如此短暫的時間點,不可能是肇因於需要長時間才能看出改變的新打擊浪潮。
最後林柏格和立曲曼回歸到球的本身。藉由測試、研究2015年明星賽前後的大聯盟用球,他們發現,這兩個不同時間點的球,有著不同的恢復係數、縫線高度以及圓周長。2015年明星賽之後的用球,恢復係數較高、縫線高度較低、圓周長較小,而這三個因素都導致了球被打出後的飛行距離增加。
恢復係數就不用解釋了,縫線高低跟圓周長方面,根據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在2013年贊助的研究,若降低棒球的縫線高度0.043公分,就可增加球的飛行距離達20呎(約6.1公尺),因為球受到的空氣阻力會變小,飛行距離也隨之增加。圓周長也是同理,愈小的球阻力也愈小。2015年,NCAA改採縫線較低的棒球,該季的全壘打率果然就較前一年成長了44%,是非常顯著的轉變。
據分析,大聯盟2015年明星賽後的用球,在恢復係數、縫線高低和圓周長的變化,會使球的飛行距離增加7.1呎(約2.2公尺),飛行速度增加1.43英里(約2.3公里)。棒球物理學專家奈森(Alan Nathan)表示,這樣的改變,就可以造成我們在2015年明星賽前後所看到的全壘打頻率增幅。
美國數據網站《FiveThirtyEight》的作家阿瑟(Rob Arthur),也在六月底發表他的研究,佐證林柏格和立曲曼的說法。阿瑟從阻力係數(Drag Coefficient)的角度去研究,發現近年來大聯盟棒球在空中受到的空氣阻力,有明顯減少的趨勢,顯示球的縫線變矮、球的圓周變短,確實造成了球能夠飛得更遠一些。
儘管大聯盟官方表示,所有用球都在規定的規格範圍內,並且否認他們有更換用球,但上述專家的研究似乎呈現「用球有所改變」的結果。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專家都指出,聯盟所允許的棒球規格非常寬鬆,寬鬆到兩顆皆合乎聯盟標準的球,在同樣的條件下被打出去,可能產生的最大飛行距離差距,竟可達到49呎(約15公尺)。所以也有可能是製造棒球的廠商,不小心更動了棒球的規格,卻不知道即便在合乎官方官定的範圍內,非常細微的調動仍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,猶如所謂的蝴蝶效應,無意之間導致全壘打的劇增。大聯盟是否應該把用球的規格修改得更為嚴格,以防擊球結果出現反常現象的狀況,則又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。
撇開大聯盟有意操弄用球,藉以扭轉2014年的打擊火力不彰、企圖增加比賽精采程度的陰謀論,近三年大聯盟的全壘打量增加是不爭事實。有趣的是,雖然全壘打頻率創下新高,但本季平均的攻擊指數卻只有.750,遠不比2000年的.782,整體攻擊水平沒有跟著全壘打締造新紀錄。會造成這個現象的可能原因,或許是本季的三振頻率(場均8.24次)也創下歷史新高。
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美國職棒大聯盟,煙火秀愈來愈多,「風扇哥」也愈來愈見怪不怪。對筆者來說,這樣的變化並不會像某些人所說,讓棒球變得不像棒球,因為就算棒球是一個多麼講究傳統的運動,自發明以來,每隔幾年還是會出現新的發展、不同的變革,而部分不正常的現象,最終也回歸均值。
我們現在不會懷念棒球最早的九壞球保送、禁止高壓式投法等規定,也難以想像死球年代的情景,而當初面對極大反彈聲浪的指定打擊制,也早已被主流球迷所接受。我想,只要轉變能吸引更多人對棒球產生興趣、進而投入這項運動,都是值得樂見的好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